品牌闯四方 东方打好玉米产业“翻身仗”

来源:海南日报 发布日期:2025-03-03 15:42 责任编辑: 【字体: 小   中   大 分享到:
微信
X

东方农户在采收新品种玉米。东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

■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晓曈

3月1日,在东方市大田镇的玉米地里,种植户陆安辉举起双色玉米笑得爽朗:“这可是会爆汁的‘双色007’,可以当水果生吃,北上广的超市抢着订呢!”

几年前,陆安辉种植的传统甜玉米收购价曾一度跌至每斤0.5元,如今新品种每斤卖到1.6元,亩均增收超2000元。

2019年,陆安辉承包了上百亩地种植传统甜玉米,头两年还能保本。但随着全国多地玉米品种更新换代并集中上市,价格开始持续走低。“最惨的时候一车玉米倒在路边都没人收,本钱都捞不回。”陆安辉回忆道。

转机始于2022年东方市举行的“玉米新品种示范推广活动”。农技专家们带着20多个新品种进村,陆安辉相中了抗病性强、错峰上市的“双色007”。首季他试种30亩,并采用滴灌技术精心呵护,最终玉米提前15天上市,立刻就被高端商超锁定。

如今每到丰收季,陆安辉的手机就成了“热线”:“云南客商今早订了10吨,要求每根玉米重量误差不超过1两,这种要求只有新品种可以实现。”

如何让新鲜的玉米迅速送达消费者的餐桌?冷链“锁鲜”是关键。

在八所镇的一间农产品仓储物流车间内,真空预冷机正吞吐着金黄的玉米棒。负责人张达辉紧盯温度表:“采摘后2小时内进冷库,保鲜期从3天延长到10天,损耗率从30%压到5%。”去年刚投用的冷链体系,让东方甜玉米首次打进西安、兰州市场。

一位冷链车司机掀开货仓门:“这车发乌鲁木齐,全程恒温4℃。以前运鲜玉米像押镖,现在有了‘冰铠甲’,跑西北心里不慌。”仓储中心墙上的物流图显示,17条冷链干线辐射全国,最远可送达东北。

“家人们看看我们东方甜玉米,生吃比水果还甜!”夜幕下的电商基地,90后主播符燕香举着真空包装的玉米介绍,吸引不少网友点赞下单。泡沫箱上“东方味美”LOGO格外醒目,工作人员告诉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,扫扫溯源二维码就能看到种植档案。

东方市农业农村局的监测大屏上,跳动着实时数据:全市41.2万亩冬季瓜菜中,6万亩种植高附加值新品种;甜玉米、哈密瓜等8个品类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;2024年冬季瓜菜出岛量同比增长18%,其中新品种占比超四成。

“产业升级需要‘四轮驱动’。”东方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小龙指着墙上的产业图谱解释,“良种筛选、智慧农业、冷链物流、品牌营销缺一不可。”他透露,东方正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新品种试验田,2025年预计将推出8个适应消费升级的瓜菜新品种。

(本报八所3月1日电)

相关文档

附件:
网站导航>

网站地图|网站支持IPV6

主办单位:幸运农场官方网站  地址:东方市东府路市委3号办公楼  联系电话:0898-25514262 

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898-25527512  举报邮箱:wxb25501336@163.com  电子信箱:dongfang@hainan.gov.cn

琼公网安备 46900702000015号  政府网站识别码:4690070003  琼ICP备05000041号

电脑版|手机版

网站地图

主办单位:幸运农场官方网站

地址:东方市东府路市委3号办公楼

联系电话:0898-25514262

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898-25527512

举报邮箱:wxb25501336@163.con

电子信箱:dongfang@hainan.gov.cn

琼公网安备 46900702000015号

政府网站识别码:4690070003 琼ICP备05000041号

Baidu
map